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苏联布党革命简史》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3 19:35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第七章:卖国求权的布列斯特和约

第七章:卖国求权的布列斯特和约[1]

列宁相信布尔什维克党政权唯有当西欧国家暴发革命才能生存。托洛斯基和布哈林均反对布列斯特和约。

19171118-121日,由阿道夫(Adolf Ioffe)率领的苏共代表团前往德军东线司令部所在地布列斯特与德国谈判,德方由外交部长(Von Kuhlmann)率领。布党随即对德军发动强大的宣传攻势。煽动其反德国政府。结果19181月德国一些城市工人罢工,要求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偿”的和平。

19171215-28日和谈休会。129-191819日和谈继续。此时托洛斯基取代阿道夫担任和谈代表,他对德单方与乌克兰签定主权条约非常震惊,更对德方提出的分离波兰、乌克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要求震惊万分。

布哈林主张中断谈判,号召大众起义反对帝国主义,托洛斯基持相似立场,坚持主张不战不和。列宁与卡门内夫、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则认为此种政策是乌托邦,苏俄没有军队能阻止德军,如果其决定进军彼得格勒、莫斯科,将颠覆布尔什维克政府。因此列宁主张接受该羞辱性和约,以便保住新政权的生存。

托洛斯基回俄国后立即举行中央委员会讨论,列宁以微弱数失利。托洛斯基受命重返布列斯特,以不战不和的策略尽量拖延谈判,以斯待德国爆发革命。但德国此时看透了苏俄的策略,并于29日提出最后通谍:要么签署和约,要么德军挺进俄国。托洛斯基宣称拒绝签约。并主张苏俄撤出战争,解散军队。217日和18日列宁议案又连续两次被否决;最后,托洛斯基转变才以多一票支持列宁的决定。221日,列宁签署了一项“社会主义祖国在危险中”的 法令规定:“敌人的代理人,投机商,抢劫者,流氓,反革命煽动者德国间谍均得就地正法。无需审判听证”。实际上授予新设立的秘密政治警察任意屠杀大权。

俄国试图取得协约国的支持。结果德国提出进一步加码要求战争赔偿,并予俄国48小时最后通谍。列宁威胁辞去一切党政职务迫使通过签约决定。33日苏俄签署和约,俄国被迫放弃自17世纪以来取得的西部领土,不得不放弃波兰、芬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莎尼亚和(Transcaucasia)。这部分领土是俄国人口最稠密也最富裕的地区,包括占总人口26%的人口;28%的工厂;3/4的煤铁矿;37%的全国谷物产区,苏俄还必须解散军队,并作出重大经济让步。[2]

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俄国政府放弃如此多的领土,或予外国强敌如此多的特权。签署和约的结果之一是左派社会主义革命党愤而辞职。仅是由于19181111日德国向协约国投降,布党才趁机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列宁的声望则一夜之间徒升。其实并非列宁预见到德国会战败,而是相反。在1918年春夏苏共一直以为德国会打败协约国,证据乃是1918年夏天,俄国与德国签定经济和军事合作协定,双方互为同盟。930日当德帝国正处于崩溃边缘之际,列宁还授权转移了三亿一千二百五十万马克的财产给德国。表明列宁相信德国会取胜故他站在胜利者一边。[3]

直到1918年秋,唯一有效的支持苏共的军队是35000名立陶宛军人。德国驻俄国公使威尔海姆(Wilhelm Von Mirbach)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处于崩溃边缘,而共产党政权对德国有益,故191863日他报告柏林:共产党维持政权每个月需要三百万马克,德国外交部默许了他的请求,拨款四千万马克用于俄国事务。公使实际花了450万马克资助苏俄政府。[4]

柏林资助莫斯科的款项从财政上维持了苏共政权,因苏共政权原税收体制业已崩溃而新的税收制度尚未建立。1918年夏,苏共政权的生存依赖德国政府的财政资助。德国首相凯赛(Kaiser)的决定,使得布党政权渡过了早期最艰难的岁月。[5]

1918817日,德俄签定补充协议,确认苏俄应赔偿德国因沙皇和俄国政府造成德国损失乃维持战俘的费用。苏共夺权后立即引发全国性内占,而所谓西方干涉实际上西方军队介入总共只有约三万人,其目的并非推翻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而仅是欲使苏俄继续与德国的战争。德国则全力扶持苏共政权,西方国家真正介入俄国事务者是英国,主要是丘吉尔个人,故英国之干涉也是半心半意的。



[1]  Richard Pipes,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lfred A.Knopf New York, 1995) pp.170-220. 理查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荣誉退休教授;著有《共产主义的历史》《俄国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财产与自由》、《不为人知的列宁》等专著;曾任里根总统的苏联与东欧顾问。理查教授毕生致力于共产主义历史研究,被学界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2] Richard Pipes,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lfred A.Knopf New York, 1995) p.175.

[3] Richard Pipes,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lfred A.Knopf New York, 1995) p.176.

[4] Richard Pipes,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lfred A.Knopf New York, 1995) p.179.

[5] Richard Pipes,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lfred A.Knopf New York, 1995) p.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