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

《基督教文明》

上传: 郭国汀 | 发布: 2011-4-3 05:56 | 作者: 郭国汀译著 | 来源: 天易出版社 | 查看: 0

5、基督教与自然科学和人文教育体制

5、基督教与自然科学和人文教育体制[1]

郭国汀

提要:基督教最突出爱的本质(爱上帝、爱人类、爱邻居、爱敌人(不过爱敌人之,恐怕慈悲、怜悯和宽恕的成份要大于爱))爱生物动植物大自然,其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化教育和精神灵魂营养。前已论证基督教创建语言的历史功绩,亦充分论证了基督教并非迷信,而是极注重理性与科学信仰并存。有不少人称基督教一千年黑暗其实真正中世纪黑暗是指公元410年德国蛮族入侵并征服西罗马帝国后的三百年;随后的中世纪1000年仅在哲学领域几乎没有创新意义上可能与基督教一统天下有关,但原因非常复杂;而且问题均是因世俗皇权压倒教皇教权所致。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教育体制是由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倡导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公元1088年诞生于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随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皆早在1200年前后问世,他们最初实质上均是基督教研究院;现代教育体制是由耶稣会士率先建立的,特别是自马汀路德宗教改革以后,基督教竞相兴学办校,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例如天主教的耶苏会士学校,新教的加尔文学院,路德教学院等,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女子学院的剑桥Girron学院的莎拉爱米丽(Sarah Emily Davis)也是基督徒。[2]

而拥有五千年文字记载文明历史的中国居然只到1901年才有了第一批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前者是美国用其得到的中国赔偿的战争赔偿创办,其余大多是基督教新教创办。然而中国不少文化精英不是怀着感恩态度待之,而是莫明其妙仇视之。例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汪精卫均激烈反基督教,中共则干尽了伤天害理的迫害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勾当,然而历史证明他们大错特错!吾以为基督教文明与儒学文明之间并无根本的冲突,两者完全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既是孔孟信徒,也是基督信徒。

201112

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首先取决于该国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准;因为教育是决定国民素质与生产力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教育是决定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基督教对人类文化科学教育的贡献绝无仅有。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七世纪),第一所大学(1088年),扫除文盲(1536年),天文地理科技(1500年),银行(1200年),资本主义,皆因基督教而问世发展。现代教育体制是由基督教的耶稣会士伊格那蒂乌斯1547年首创。耶苏会学校在注重传统心灵精神道德教育的同时,极重视科技最新发现,自然科学,数学及天文学教育,鼓励学生观察和探索。西方文化的核心正是基督教,基督教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使得资本主义成为可能,进而成功地转换成宪政民主政治。[3]

基督教并非源于欧洲而是源于中亚的信仰。当今全球基督教徒约20亿人,占人口1/3,主要分布在拉美,北美,非洲,加勒比,欧洲和欧亚,大洋洲,唯在亚洲和中东占少数;其中天主教徒占约17%,新教约占10%,东正教4%。自1960年代始不再一统天下,1960年约58%的基督徒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到1990年下降为30%;世界7300万新教福音派主要在发展中国家。19973150万人参加巴西圣保罗举行的基督教庆典游行,墨西哥人15%是新教福音派,在菲律宾有三万个新教福音教堂,南韩85%的人口是基督徒;拉美近年来不仅新教大发展,而且日益基督教化,非洲基督教化亦大大加速;1949年中共夺权时,中国仅有200万信徒,如今已超过一亿。2000101日,120名天主教士被追封为烈士,大多是1900年义和团所杀,但中共迄今时常将神父和牧师污为罪犯和强奸犯加以迫害。

基督教爱的教义自古迄今一以贯之。尼录迫害基督教按塔西图纪载每当夜幕降临,基督徒被点燃当作街灯。公元165-180年罗马帝国加兰地区(Galen)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人陈尸街头,人们皆四处奔逃,唯有基督徒基于爱邻如已的大爱精神,不但不逃亡,而且不问社会地位一视同仁帮助孤寡病弱救死扶伤,由此赢得了罗马公众的好感与支持。巴西勒(Basil)主教在368年罗马大饥荒时,几乎倾家荡产救济穷人,他创办了一个粮食银行,被誉为伟大的巴西勒;他还创建了第一家基督教医院和抚养院。他认为好客是宗教生活的核心品德。

基督教倡导和平。基督徒不允许参与战斗,因为战斗意味着杀人,杀人等于谋杀,谋杀则是基督教绝对禁止的罪。在神学家奥古斯汀区分正义战争之前,没有基督徒在罗马军中服役。

基督教并不抢劫和伪造哲学,而是积极发展各类兴趣。康斯坦汀大帝于313年皈依基督教并将其变成国教,使得教会,牧师,主教变得非常富有;随即出现了买卖教职的犯罪,有些神父和牧师热衷于赢私谋利;约翰牧师(John Chrysostom)(347-407)指出:渴望统治是所有异端之母[4] .他建议取消私有财产,认为贫穷的根源在于人类分开生活更昂贵,从而造成贫困。人们日益怀疑是否有必要向非基督教学习,此种怀疑到529年达到高峰,查士但丁尼一世皇帝(Justinian )关闭了所有的哲学学校(因为它们是多神信仰),包括柏拉图古典研究院颁布了一系列严厉的法令,导致近一千年基督教世界除了基督教之外没有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停止或不存在了,或古代哲学和天才被教条阻碍了;古代学术研究传统在中纪纪继续存在和发展,因为哲学家们直接变成了基督徒。

真正的中世纪三百年黑暗并非基督教而是德国蛮族入侵所致。圣奥古斯汀(354-430)于成年后皈依基督教,任北非Hippo主教,他是康斯坦汀大帝时代最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思想家,影响了西方基督教一千年。他的数千页的神学著作论述了神学与政治,教会,上帝的性质和基督教生活沉思。421年他在《论信仰和爱》中总结了其思想,[5]其中113章讨论信仰,3章论述希望,5章论述慈爱。若无慈爱,既无信仰,也没有希望所有上帝的命令均包含在爱中。耶苏之路的目的乃是爱。这种爱包括上帝之爱与邻居之爱,这两种爱即是所有律法和预言的核心。上帝即是爱。在爱中所有的事物皆完美。410年德国蛮族(AlaricGoths)劫掠罗马,476年蛮族废黜了最后一位罗马皇帝,但基督教渐渐同化了德国蛮族,同时蛮族将其嗜血好战的因素亦带入了基督教。从此欧洲进入真正的中世纪黑暗时期,公元五至七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各国陷入可怕的暴力,谋杀,强奸,抢劫之中,且时常以基督教名义为之,实质上是多神教假基督教之名作恶。[6]

世界上第一座图书馆是由七世纪的贝内迪克特(Benedict)主教创办的。他毕生研究宗教历史,抄经,印书,整理古书,办学校,搜集了大量图书,创办了第一个图书馆。其子贝德(Bede)则毕生研究其父留下的图书,写了第一部《英国宗教史》;英国人是央格鲁萨克逊(Angles Saxons)人后裔,多数英国人是萨克逊人(属古代德国人),但英语称做English而不叫Saxlish即源于贝德的命名;英国称做England而不叫做Saxland也是贝德有意阻止的;因为England有天使之国之意,而Saxland则让人联想到性王国实在不雅。

基督教与科学,哲学密不可分。早期教会与哲学之间关系模糊,哲学包括科学、伦理和宗教,哲学家讨论上帝和如何发现上帝。柏拉图和波洛蒂乌斯(Plotiuns)均持通过沉思美可以发现上帝的观念。古希腊斯多格派(Stoic)哲学家们认为真正的幸福唯有在道德的生活中获得,因此他们提倡禁欲主义,教授极严格的道德规范。许多哲学家致力于沉思生活,与其说他们是研究者倒不如说他们更象和尚。柏拉图的学校不仅教授研究方法,而且是人们能够探索不朽之美和神性的地方,是介于大学与寺院之间的静土。伊碧鸠鲁(Epicureans)则认为幸福不是富于道德而是基于快乐,而最大的愉快则最简朴,诸如坐在草地上大海边阳光下品偿美酒讨论哲学思辩。

基督徒在许多方面与哲学家相似。有些神学家担忧哲学家的威胁,特尔图连纳(Tertullian)指责哲学家仅是言语的商人。其他神学家则认为基督徒可以从非基督徒那里学到许多东西。格利高里(Gregory of Nyssa)是基督教会之父,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论提出者。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极重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翻译其著作,争辩讨论其主题,持续研究古典哲学。七世纪穆斯林问世,施即席卷中东,基督教神学家们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阿拉柏文,促使穆斯林哲学家成长。524年西罗马帝国崩溃落入野蛮人手中一个贵族基督教哲学家波西乌斯(Boethius)受聘于当局,后因得罪蛮头被处死刑,他在狱中写下了一部影响整个中世纪的名著《哲学沉思》,主要阐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和基督教原理。约翰主教(John of Damascus)七世纪时写了一部《智慧的基础》,讨论科学、哲学与神学问题,他将基督教神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完美结合。基督教学者通过此种方式完好地保存了古典哲学传承,奠定了中世纪大学的基础。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教育体制是由基督徒查理曼大帝于公元九世纪创建的基督教会教育体制。800年圣诞节,法国查理大帝(Charlemagne亦称查理曼大帝)由Leo三世教皇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加冕皇帝。他经数年征战征服了包括今日之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的广大领域,因此他认为自已是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他热心于基督教学习并在帝国推广,引进大量学者到皇宫中,期望将不正规的军事,政治规范化制度化。阿尔桂纳主教(Alcuin)写的教科书涉及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并沿用了一千年。他在皇宫中首先成为帝王师,但查理曼大帝终其一生始终未学会写作。在阿尔桂纳的影响下,查理曼大帝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规定修道院必须向其成员提供智慧和精神营养;命令修道院必须在每个教区建立学校,让所有的男孩均免费都能受到教育,家长仅当有能力时才捐赠学校;当时教会学校的标语是:如果你想喝酒你得付钱,如果你想学习,你可以免费。这些学校后来与修道院分开。到查理曼大帝孙子查理王时代,学校已遍布欧洲城市和市镇,他们不是象修道院那样高深的研究院,而是教育普通民众的首个国家教育体系。814年查理曼大帝死后,他发起的文艺复兴衰落。其子路易皇帝,继续其父之教育与宗教改革。路易皇帝死后,他的儿子们西瓜分了帝国光头查理继承了绝大部分法国,他热心于学习,在皇宫中聘请了许多爱尔兰学者。虽然此期他的重点关注其他问题,阿尔桂纳创立的教育体系保留了下来,并于三百年后重放异彩。

世界上第一座大学源于教皇为专门教育神父牧师教士创建的研究院。1079年格利高里七世教皇为专门教育教士的大教堂奠基,9年后,世界第一座大学波隆那大学诞生Universitus原指从旧法学院分离出来获官方正式承认的学者整体。巴黎一群学者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周边聚集设学,渐渐形成巴黎大学,一个新型智识复兴得以形成。英国牛津大学稍后仿巴黎大学亦成立,大学没有中央权威,不受当局控制,完全自治自由争辩,所有的讲学均在市中心的教堂内进行。1271年兴建起专门供贫困学生住宿的学生宿舍。此前有教无类免费教育的传统业已消失,由学生或其家长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当时大学课程全部是有关基督教的,天主教没有控制大学。巴黎大学成为市政当局,主教,学者争夺权力的战场,直到1231年教堂才颁布赦令确认大学有权自已指定教师并负责考试。而在波隆那大学,是由学生而非由老师撑权,决定通过大学行政管理财务大权,并一直持续到现代。然而,教会一直对大学保持着重大影响,许多教师是神职人员,巴黎大学尤其以其神学教学强项闻名于世。许多云游修道士以大学为家。13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即是巴黎大学的校友。

大学教育体制历来独立于行政干预。中世纪的大学,通过提供不受任何权力控制的独立研究,学习,学术机构,提供和激励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创造性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虽然形式上已与神职人员分离,但并不意味着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基督教了。相反,现代大学始终强调基督教义的理念,尤其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智识,而是教授整个人的道德品质。

基督教使人类扫除文盲。1440年前后,整个欧洲,除了神职人员,教授和统治者外,绝大多数人不识字,无法阅读写作。然而到1650年,欧洲各国城市里的读书识字率达80%,而农村也达30%,主要是因为白话圣经的普及。印刷机问世,1440年古登伯格印刷的第一本书即是拉丁圣经[7]。宗教改革家马汀路德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从圣经中找答案,大量各种语言的圣经从拉丁和希腊语译成各国白话文。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抵达马萨诸瑟州法律规定所有的儿童必须上学,任何有50户人家的村庄必须指定一个负责教育孩子读书写作。教师工资由家长或居民区统筹解决。任何超过100户人家的村庄必须建立学校,任何未提供这些教育之所均受罚款,直至建立学校为止。向西扩张时,每一新居民区首先建立的是学校,沙龙,监狱和数间教堂。清教徒来到美洲仅16年便设立了哈佛大学,启动了三百年来各教会竞相建立大学院校的竞争。哈佛1636年,威廉和马丽1693年,耶鲁1701年,普林斯顿1746年,哥伦比亚1754年。

南美之所以落后于北美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国王控制的天主教。南美由天主教一统天下,教会独办学校,政府也放手让其独家经营而省钱。直到20世纪大多数南美国家仍禁止出售圣经,1860年美国黑人的读写率已达21%,高于绝大多数南美国家,阿根庭24%,巴西16%,智利18%,危地马拉11%,洪都拉斯15%,波多黎各12%;而1860年美国白人读写率高达89%,加拿大达83%

我顶(0) 我踩(0) 收藏(0) 举报(0)